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世界上最不尋常、最美麗的十個蝴蝶蝶種
先介紹最大和最小
*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蝶種
亞歷山大鳥翼鳳蝶(學名 Ornithoptera alexandrae),英名 Queen Alexandra's Birdwing Butterfly,又名女王亞歷山大巨鳳蝶、亞歷山大鳳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翅展可逾25公分,僅分佈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部Oro省林區。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082/f_18492082_1.jpg)
* 世界上最小的蝴蝶蝶種
褐小灰蝶(Brephidium exilis 或 Brephidium exile),英名Western pygmy blue butterfly,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種蝴蝶之一。主要生活在美國。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076/f_18492076_1.jpg)
十大僅為一家看法
小肉球出自好奇心,去探查名列世界前矛的最美麗蝶種是哪幾個,在全球已發現的25萬蝴蝶蝶種之中,發現各人各有看法,真可謂見仁見智:
* Top 10 Amazing and Unusual Butterflies
* Top 10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of the World
* 10 Most Unusual And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 The Six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 Top 10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 10 of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 Top 10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今天介紹的十大最美蝶種僅為其中一家的看法.引述它,只因此家的選法深得吾心!小肉球汪汪!
* Top 10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of the World
* 10 Most Unusual And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 The Six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 Top 10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 10 of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 Top 10 Most 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World
今天介紹的十大最美蝶種僅為其中一家的看法.引述它,只因此家的選法深得吾心!小肉球汪汪!
這可是蝴蝶的選美大會耶!俺很訝異過於豔麗、花俏的蝶種都沒上榜,哎喲喂,那麼醜的森林大貓頭鷹蝶(即貓頭鷹環蝶)、枯葉蝶竟然入榜!88蝶也算醜!透翅蝶委實算不上美麗!
所以故,小肉球一看到此家的選美榜--便大樂!![](https://g.udn.com.tw/community/img/PSN_PHOTO/meatball2/f_4093474_1.gif)
![](https://g.udn.com.tw/community/img/PSN_PHOTO/meatball2/f_4093474_1.gif)
第十名:黑框藍閃蝶(Blue Morpho)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707/f_18476707_1.jpg)
這黑框藍閃蝶夠漂亮吧,絕對夠資格上榜.黑框藍閃蝶屬於世界上最大型的蝶種之一,翅展長達7.5 - 20厘米。,學名 Morpho peleides,是一種色彩斑斕的蛺蝶,分佈於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巴拉圭及千里達的雨林。
黑框藍閃蝶的翅膀呈鮮艷的藍色,是透過翅膀上的鱗片將光折射而形成,藉快速拍動翅膀來嚇退掠食者。它們的由卵至成蟲的整個生命週期只有115天,以發霉果實的汁液為食物,特別喜歡芒果、奇異果及荔枝。它們棲息在南美洲之內。毛蟲是同類相食的。毛蟲呈赤褐色,有綠色的斑紋。黑框藍閃蝶會聚集在一起,以對抗掠食者。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125/f_18461125_1.jpg)
上面的左圖是黑框藍閃蝶的背面,右圖則呈現牠的腹面,可以看到牠的腹面是暗褐色,還點綴著許多眼斑.因此,黑框藍閃蝶闔起翅膀就表示牠在警戒中.
當黑框藍閃蝶在飛翔時,背面的鮮豔藍翅與腹面的暗淡褐翅構成明顯的對比,讓觀者感覺一閃一閃,令藍翅閃爍奪目,所以獲得「閃蝶」的稱謂,亦備受蝴蝶收藏家的珍視.請注意下方三圖顯示閃蝶屬的黑框藍閃蝶就算折起雙翼、露出腹面褐翅時仍閃鑠著藍光:
黑框藍閃蝶的科學分類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真蝶總科蛺蝶科眼蝶亞科閃蝶族閃蝶屬黑框藍閃蝶種」.
第九名:斑馬長翼蝶(Zebra Longwing Butterfly)
斑馬長翼蝶(學名 heliconius Charithonia)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州蝶哩,於1996年宣佈,主要分佈於中南美洲、美國從德州到佛州的南方,中國大陸譯為黃條袖蝶.翅展為72 - 100 厘米,飛行速度較慢,是唯一偏愛攝食花粉的蝶種,科學家認為花粉提供的養分幫助斑馬長翼蝶獲得較長的生命週期:約六個月.
斑馬長翼蝶的科學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釉蛺蝶亞科袖蝶屬(毒蝶屬)斑馬長翼蝶種」,請注意袖蝶屬又名毒蝶屬,這蝴蝶是有毒滴!(上方右下角的小圖是斑馬長翼蝶的卵)
世界上最毒的蝴蝶是什麼名稱?
回覆內容:世界上最毒的蝴蝶應該是毒蝶屬( Heliconius sp.) 蝴蝶吧! 牠們體內含毒足夠使其他動物中毒,僅分佈在南美洲和非洲的熱帶性原始森林中。毒蝶會取食西番連科的植物, 而這些植物中含氰化配醣體, 奮心配醣體, 植物鹼等有毒物質, 且含刺激氣味, 所以毒蝶幼蟲體內含有劇烈的毒物,可使捕食牠們的動物中毒,甚至死亡。而在成蟲階
段,體內的毒性降低了,卻增加了強烈臭味,使任何動物聞味起嘔,退避三舍。南美洲的毒蝶身體瘦長,肌肉退化無力,飛行速度很緩慢,都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
斑馬長翼蝶卵細胞,其橙色告誡掠食者它十分危險,包含有毒素斑馬長翼蝶的橙色卵細 胞中包含著氰化物和其它毒素,人們在食用這種蝴蝶棲息過的植物後會吞入這些毒素。
世界上最毒的蝴蝶是什麼名稱?
回覆內容:世界上最毒的蝴蝶應該是毒蝶屬( Heliconius sp.) 蝴蝶吧! 牠們體內含毒足夠使其他動物中毒,僅分佈在南美洲和非洲的熱帶性原始森林中。毒蝶會取食西番連科的植物, 而這些植物中含氰化配醣體, 奮心配醣體, 植物鹼等有毒物質, 且含刺激氣味, 所以毒蝶幼蟲體內含有劇烈的毒物,可使捕食牠們的動物中毒,甚至死亡。而在成蟲階
段,體內的毒性降低了,卻增加了強烈臭味,使任何動物聞味起嘔,退避三舍。南美洲的毒蝶身體瘦長,肌肉退化無力,飛行速度很緩慢,都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
斑馬長翼蝶卵細胞,其橙色告誡掠食者它十分危險,包含有毒素斑馬長翼蝶的橙色卵細 胞中包含著氰化物和其它毒素,人們在食用這種蝴蝶棲息過的植物後會吞入這些毒素。
第八名:眼蛺蝶(Peacock Pansy)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428/f_18506428_1.jpg)
眼蛺蝶的學名是 Junonia Almana,英名為 Peacock Pansy,又名孔雀蛺蝶、美眼蛺蝶,分佈於南亞,是鳥類最最心愛的美味, 敵人很多啊,碰到敵人來襲就一動都不動地先裝死,然後突然展開翅膀,露出眼狀斑紋,運氣好的話就足以把天敵嚇退。
眼蛺蝶的翅展約50~60mm,橙色翅膀表面上、下翅有一大一小兩枚眼紋;翅膀腹面淡褐色,眼紋較表面為小。成蝶有兩種形態,主要是翅膀底面上的圖案不同,旱季有幾個斑紋,雨季會添加額外的眼點和線條。
苓蘭荷花池畔有許多孔雀紋蛺蝶. 比較奇特的是他會飛到水生植物上停棲,形成這美麗的畫面. 上網搜尋,發現這外觀頗美的植物叫做人厭槐葉蘋......聽名字就知道不是好東西: 此漂浮性水生植物生命力繁殖力強,往往在池塘或河道上蔓延一大片,佔據其他植物的空間,阻隔陽光無法照入水中,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是令人頭痛的外來種. 有水塘的人還是不要種它,以免將來清理不完呢 !!
第七名:88蝶(Eighty-Eight Butterfly)
88蝶(學名 Diaethria Anna)的正名是「安娜渦蛺蝶」,中國大陸則稱之「88多渦蛺蝶」,英文名字是 Eighty-Eight Butterfly 或 Anna's Eighty-Eight,分布在中南美洲熱帶雨林,美國德州南方偶爾能看到牠的影蹤,其特點是後翅有著醒目的「88」字樣。
安娜渦蛺蝶的科學分類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界鱗翅目鳯蝶總科蛺蝶科苾蛺蝶亞科圖蛺蝶族渦蛺蝶屬安娜渦蛺蝶種」,屬於小型蝶種,但有趣的是還有一個89蝶!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250/f_18474250_1.jpg)
上面的右圖是88蝶,左圖是89蝶.89蝶是另一個蝶種,學名為 Diaethria neglecta.牠們愛群居,喜食腐爛水果和糞便.
第六名:貓頭鷹環蝶(Forest Giant Owl Butterfly)
貓頭鷹環蝶(Caligo eurilochus)又名森林大貓頭鷹蝶,英名是 Forest Giant Owl Butterfly,以其酷似貓頭鷹的碩大眼斑為名,分布於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及次生林。
貓頭鷹環蝶屬(Owl butterfly,學名:Caligo)又名暗蝶屬,或譯作貓頭鷹蝶屬,取名自後翅翅底大而仿真的眼斑。物種幼蟲的寄主植物為竹或鳳梨科植物,所以被視為害蟲。此屬的所有物種均受到蝴蝶收藏家珍視。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449/f_18476449_1.jpg)
貓頭鷹環蝶的科學分類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界鱗翅目蛺蝶科眼蝶亞科大翅環蝶族貓頭鷹環蝶屬貓頭鷹環蝶種」,屬於大型蝴蝶,翅展約65至200毫米,壽命為125 - 150 天。
小肉球實在覺得貓頭鷹環蝶不但醜還十分可怕,讓人聯想到眼鏡蛇或骷髏(上翅邊緣像骷髏牙齒).
第五名:紅臀鳳蜆蝶(Sylphina Angel Butterfly)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451/f_18476451_1.jpg)
紅臀鳳蜆蝶(Chorinea sylphina)的英文名字是 Sylphina Angel(空氣精靈),分佈於高海拔的安地斯山區(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暱稱為「安地斯蝴蝶」(Butterfly of the Andes)或「玻利維亞蜂蝶」(Bolivian Bee Butterfly).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450/f_18476450_1.jpg)
上圖攝於秘魯的印加帝國廢墟馬丘比丘,請注意其翅膀除黑框外是透明的,其科學分類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界鱗翅目蜆蝶科鳯蜆蝶屬紅臀鳳蜆蝶種」.
第四名:阿波羅絹蝶(Apollo Butterfly)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573/f_18296573_1.jpg)
(上圖: 有點像摩斯拉)
(上圖:法國阿爾卑斯山區的阿波羅絹蝶)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966/f_18296966_1.jpg)
維基百科:阿波羅絹蝶(學名:Parnassius apollo)是一種鳳蝶。牠們主要分布在歐洲介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區,喜歡棲息在長滿花的草地及山區草原。由於牠們的亞種繁多,往往分布在阿爾卑斯山不同的山谷,故吸引昆蟲學者的注意。
科學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鳳蝶科絹蝶亞科絹蝶屬阿波羅絹蝶種」,英名為 Apollo butterfly,在德國是最珍稀的蝶種,在法國須到阿爾卑斯山區才得一睹尊容.
(上圖:新疆喀斯納山區的阿波羅絹蝶)
阿波羅絹蝶是對岸的二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只生長在新疆、蒙古。這種高山蝴蝶有白色透明的翅膀,蝶翅分佈著墨跡一般的黑斑,後翅中部和前部還各有一個圍著黑圈的红色眼斑,十分美麗。
第三名:透翅蝶(Glasswinged Butterfly)
透翅蝶的正名是寬紋黑脈綃蝶,英文名字是 Glasswinged Butterfly,學名是 Greta oto,在中美洲就被稱為 Greta oto,分佈於墨西哥、哥倫比亞、和巴拿馬地區,雖然為數不多,卻並未被列入稀有物種。
上圖的透翅蝶正在享受墨西哥向日葵(Tithonia Rotundifolia)的花蜜.
中國大陸也叫牠寬紋黑脈綃蝶(學名:Greta oto),又名玻璃翼蝶,屬於蛺蝶科的一個物種,是一種熱帶蝴蝶。在圈養環境下,如果得到很好的照料,寬紋黑脈綃蝶的壽命至少可達到6週。翼展在5.6厘米到6.1厘米之間,身體顏色暗淡,翅膀邊緣並不透明,主要有紅色、橙色和深褐色三種顏色。透明的翅膀為它們提供了有效的偽裝。它們的翅膀呈透明狀,是一種有效的防禦機制。飛行過程中,寬紋黑脈綃蝶很難被捕食者發現,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3公里。該蝶可承受40倍於自身體重的重量。
透翅蝶的科學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綃蝶族黑脈綃蝶屬寬紋黑脈綃蝶種」.
透翅蝶的科學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綃蝶族黑脈綃蝶屬寬紋黑脈綃蝶種」.
在動物行為學上,透翅蝶算比較有趣的蝶種,因為牠們會遷徙(到佛羅里達),雄蝶為獲得一隻雌蝶的青睞會爭奇鬥妍.
透翅蝶的翅膀薄膜上沒有色彩,也沒有鱗片,呈現完全透明狀,所以牠們可以輕易地「消失」在森林裡,人們不易察覺其存在,最喜歡的食物是馬櫻丹(lantana)。
第二名:小天使翠鳳蝶(Emerald Swallowtail Butterfly)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669/f_18491669_1.jpg)
上圖的小天使翠鳳蝶正在享受藍薑花(blue ginger).
小天使翠鳳蝶(學名 Papilio palinurus)是鳳蝶科的蝴蝶,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又名翡翠燕尾蝶或祖母綠鳳蝶,屬於大型蝶種,也是世界上顏色最絢麗的蝶種之一。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248/f_18474248_1.jpg)
上方最近的左圖為背面,右圖為腹側面,牠確實美的冒泡,幾乎登上所有選美榜單,沒有人能夠忽視牠.
小天使翠鳳蝶的科學分類為「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鳳蝶科鳳蝶屬小天使翠鳳蝶種」.
第一名:枯葉蝶(Dead Leaf Butterfly)
枯葉蝶(學名 Kallima inachus)又名木葉蝶、樹葉蝶等,英名為 dead leaf butterfly 或 orange oakleaf butterfly,乃世界著名的擬態物種,分布於熱帶亞洲地區,從印度到日本皆可見。枯葉蝶是非常精巧的偽裝動物,當枯葉蝶合上翅膀時,其外觀看起來就像一片枯葉,但其翼的內面是有金屬光澤的亮麗藍色與橘色。
上面左下圖是枯葉蝶的背面.在台灣的枯葉葉被視為是台灣的特有亞種(下方左右兩圖),再下面顏色較淡的枯葉蝶則為印度的特有亞種: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668/f_18491668_1.jpg)
![](https://g.udn.com.tw/upfiles/B_ME/meatball2/PSN_PHOTO/243/f_18474243_1.jpg)
枯葉蝶本種為大型種,成蟲多見於潮濕的森林,好吸食樹液、腐敗的果實;飛翔相當迅速。前翅長約 42 ~ 45 毫米,以類似枯葉而聞名,顏色、形狀無一不像,連葉脈、角度,甚至是破損處也都唯妙唯肖。翅背面底色為有金屬光澤的深藍色,前翅中央有一橙色斑帶,邊緣有黑色波紋,波紋中有一白色斑點。後翅外緣也有波狀細線。
翅腹面底色多為褐色、黃褐色、紅褐色等,依品種差異而有不同。有的亦散布著枯黃色、苔綠色斑點。前翅頂內側至後緣中央及後翅前緣中央至後翅尾突有一深色直條紋,擬似葉脈的中肋。枯葉蝶的寄主主要為爵床科植物,常見的食草有馬藍等。
本文轉載自http://blog.udn.com/meatball2/73036319
翅腹面底色多為褐色、黃褐色、紅褐色等,依品種差異而有不同。有的亦散布著枯黃色、苔綠色斑點。前翅頂內側至後緣中央及後翅前緣中央至後翅尾突有一深色直條紋,擬似葉脈的中肋。枯葉蝶的寄主主要為爵床科植物,常見的食草有馬藍等。
本文轉載自http://blog.udn.com/meatball2/73036319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見過這樣的美麗? 非洲蝴蝶翅膀賽過液晶屏
3000萬年來,非洲的燕尾蝴蝶一直在用它們翅膀發出的閃光來取悅它們的配偶。 物理學說,它們控制翅膀發光過程的機理跟人們剛剛發展出來的技術是相似的。從CD到DVD和穿越深海的光纖,對光的控制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科學家控制光的一個方法是使用半導體製作的發光二極體(LED),當接通電流時它們就會發光。LED廣泛運用於交通信號燈、電腦顯示器、汽車刹車燈等發光體上。物理學家一直認為傳統的LED效率很低,因為它們發出的光大部分都不能從半導體材料中散逸出來。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克服了限制,發明了高效LED,使用特殊的鏡面和成像晶體,讓半導體產生更多的可用光。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物理學家發現,大自然是這種方法的完美版,他們研究燕尾蝶翅膀的發光部位後發現,這些部位上生長的顆粒排列整齊劃一,這些顆粒含有螢光成分,像一些高端電腦的顯示器和電視機裡的二極體一樣能反射光線。蝴蝶的翅膀不僅美,使它們能在微風中翩翩起舞,閃閃發亮,更是光線導向儀。螢光是高能量的紫外線被吸收,然後發出低能量的可見光的過程。在蝴蝶身上就是,吸收太陽光,然後發出藍色或者綠色的光。蝴蝶翅膀上的色素囊的結構使得藍色和綠色光不會側漏,全部釋放出來。“得知自然界確證了我們的發明之後,讓我們感覺良好。 文章來源:http://hk.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6&kindid=30&docid=100077407&mdate=0911123624 |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讓我們一同去看看日本最大型的蝴蝶,大胡麻斑蝶(大笨蝶)吧!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5.jpg)
走在沖繩島上、有時從面前輕飄飄地飛過什麼東西。
是什麼呢?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6.jpg)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6.jpg)
覺得不可思議地回頭一瞧、停在那兒的是好大一隻斑點模樣的蝴蝶,正優雅地吸著花蜜呢。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7.jpg)
這就是日本體型最大的「大胡麻斑蝶」。特徵是黑白的斑點模樣,展開翅膀有13cm大小不等。蝴蝶緩慢振翅的模樣,宛如報紙輕飄飄地乘風飛翔,因此又被稱作『報紙蝶』。
這種蝴蝶分布在東南亞一代,日本的話分布於奄美大島東側位置的喜界島和與論島以南的南西群島一代。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8.jpg)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8.jpg)
大胡麻斑蝶的幼蟲,就像艾瑞克卡爾畫冊裡出現的色彩鮮豔動人,乍看之下像毛毛蟲一樣,用手觸摸也沒關係呢。這幼蟲專吃夾竹桃科的爬森藤(同心結)的葉子。夾竹桃科含有生物鹼的毒性物質,大胡麻斑蝶(大笨蝶)的幼蟲為了保護自身不被其他的動物吃掉,因此體內含有此毒性物質。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69.jpg)
幼蟲吃爬森藤(同心結)葉子吃得飽飽的,吃到漸漸無法動彈後,便準備進入蠶蛹時期。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70.jpg)
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到處的樹枝頭上垂吊著蛹。格外醒目的金黃色是作為保護自身的顏色,讓其他動物誤以為有劇毒的保護色。這樣一來便可以平靜地等待蛻變成美麗大型的大胡麻斑蝶(大笨蝶)了。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71.jpg)
蝶蛹經過1個月左右,便羽化成帶有優雅的雙翅的蝴蝶。體型較大的是公的,大胡麻斑蝶(大笨蝶)一次產卵約100~180個。但是,在自然界中能成為幼蟲的僅有2%而已。這是受到嚴峻的自然界律所限制。
因此.沖繩縣各地「為了復育大胡麻斑蝶(大笨蝶),製造容易生長的環境」,因此家庭和設施都逐漸增加種植爬森藤(同心結)。觀光設施也為了能夠讓觀光客看到美麗的蝴蝶,紛紛種植爬森藤(同心結)和增設飼養蝴蝶的設施。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okinawaclips3/ja/images/16372.jpg)
位於讀谷村的「體驗王國 MURASAKIMURA」的香蕉園中,專門設立了一個角落給大胡麻斑蝶(大笨蝶)互相接觸交流的地方、遊客可以在這裡和大胡麻斑蝶(大笨蝶)嬉戲遊玩呢。
在島上的某個地方巧遇翩翩飛舞的大胡麻斑蝶(大笨蝶)時,不經意間會被牠給迷著呢。想要一窺這妖艷動人的蝴蝶者,請務必來一趟這裡,讓您大飽眼福。
【在沖縄可以觀賞到大胡麻斑蝶(大笨蝶)的地方】
「體驗王國 MURASAKIMURA」
住址/沖繩縣中頭郡讀谷村自高志保1020-1
電話/098-958-1111
時間/9:00~18:00
休假日/無
OKINAWA FRUITS LAND
住址/沖繩縣名護市字為又1220-71
電話/0980-52-168
時間/9:00~18:00
休假日/無
蝴蝶園/漫湖公園
住址/沖繩縣那霸市古波蔵3-23蝴蝶園
電話/098-853- 3144
時間/9:00~17:00(平日)、9:00~18:00(土日祝日)
沖繩CLIP照片撰稿者 monobox(河野哲昌、こずえ)
本文轉載自http://okinawaclip.com/cn/detail/911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最常見的蝴蝶—紋白蝶
最常見的蝴蝶—紋白蝶
作者/朱耀沂(台灣大學昆蟲系名譽教授)
1960 年代以前在台灣幾乎看不到牠的蹤影,牠到底從何而來?有人說牠本來生活在深山裡,以十字花科植物維生,在1960 年代後期台灣平地逐漸出現大規模的蔬菜田後,遷移到此而繁榮。
但筆者對這種看法抱持疑問的態度。因為紋白蝶是翅膀白色配些黑點,平常飛翔緩慢,對採集者而言可說是目標顯著的蝶種,在台灣蝴蝶相調查大致完成的1950 年代,牠竟成漏網之一,其可能性幾乎是零。加上牠是陽光充足下的草原性蝴蝶,不大可能棲息在深山密林裡。比較可能的說法是「海外遷入說」。一定有人質疑紋白蝶那種翅膀的飛翔方式怎麼能渡海飛翔數百公里而遷入台灣,但不少蝴蝶會做長距離的遷移也是事實。如北美的大樺斑蝶(Danaus plexippus,又名帝王蝶)、來回於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青斑蝶(Parentica sita)是我們熟悉的例子。其實紋白蝶也常做長距離且渡海的飛翔,先來介紹有牠的遷移背景及習性。紋白蝶的發育期較快,完成一個世代通常只需一個月至一個半月,但在同一棵十字花科植物上連續完成兩個世代較難。羽化的雌蝶交尾後會遷出羽化之處,另找產卵用植物,若就近存在適當植物時只需飛翔十多或幾十公尺,然而有時需要飛翔數公里。這種情形從美國甘藍紋白蝶分布範圍的擴大過程中看得很清楚。紋白蝶與十字花科植物原產於中亞地域,在北美屬於外來昆蟲與植物,至少在美國南北戰爭(1861年)以前未曾有紋白蝶的採集記錄。在北美洲,紋白蝶的首次採集記錄即是1860 年於魁北克。該紋白蝶如何從歐洲侵入北美,原因不詳,但美國昆蟲專家認為,數年前滿載甘藍的汽船從法國抵達當時以法國人為主要居民的魁北克,其中應是夾帶著一隻或數隻已交尾的雌蝶偷渡客。
紋白蝶在新遷入地的繁衍相當迅速,至1863 年已在魁北克成為常見的蝶種, 1865 年侵入隔壁的緬因州、1868 年至紐約州、1880年出現在中部堪薩斯州、1886 年至科羅拉多州、1890年至太平洋沿岸, 1898 年夏威夷變成美國領土那一年,甘藍紋白蝶竟也出現於夏威夷。牠為何能如此迅速的擴大分布,理由與美國往西部的開墾有關。砍伐森林,改種牧草、蔬菜,製造出適合紋白蝶生活的場所,加之紋白蝶有旺盛的遷移能力。【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第497期科學月刊】
本文轉載自 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4995.html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茂林賞蝶趣
紫蝶生態概說
紫斑蝶類隸屬於昆蟲綱(Insecta)> 鱗翅目(Lepidoptera)> 蛺蝶科(Nymphalidae)> 斑蝶亞科(Danainae)> 紫斑蝶屬(Euploea),展翅寬度約4-8公分,中大型蝶種。牠們春夏在全台各地繁殖,郊區、都會區都很容易觀察,冬天則會在台灣南部過冬,其中高雄茂林是主要的紫蝶聚集越冬區域。
共同特徵是前翅背面紫色,並且帶有物理光澤;舞動翅膀時,蝶翼上的鱗粉經由陽光折射,會因為角度的不同,而呈現出或淡紫、或豔紫、或亮藍的夢幻般紫色光彩;耀眼、奇幻、流竄成河的紫色大軍,造就了紫蝶幽谷的美名,亦是魯凱族世代相傳之寶藏。
紫斑蝶絨布般質感的翅膀上,滿佈著能夠產生類似三稜鏡分光作用的「物理色鱗片」,當光線通過這些鱗片後會產生繞射、反射、色散等物理現象,於是隨著觀察方位及陽光照射角度的改變,紫斑蝶翅膀便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顏色,日本昆蟲專家將之稱為「幻色」。近年來有汽車業將這個原理成功運用在汽車烤漆上,並強調是一種可取代高污染化學烤漆的環保原料。
話說紫蝶幽谷
台灣的「紫蝶幽谷」與美洲「帝王斑蝶谷」齊名,同屬世界級的自然資產,茂林是全世界僅有的兩處越冬型蝴蝶谷之一,每年約11月開始至隔年3月,紫斑蝶便會集中遷往大武山麓的山谷躲避寒冬,直到春天來臨才陸續北返。每年冬天,紫斑蝶會乘著滑翔翼般造型的紫翅膀,來到南台灣魯凱、排灣族人的聖山─大武山腳下溫暖避風的山谷,形成最高可達100萬隻以上的越冬集團「紫蝶幽谷」,和太平洋彼端的墨西哥「帝王斑蝶谷」,併列為目前世界兩種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紫蝶幽谷並非一個地名,而是蝴蝶研究者用來專指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態現象)。
訂閱:
文章 (Atom)